Page 89 - 爸爸的口琴.indd
P. 89

第六章


                 三个人走出窑洞,来到延安交际处,见到了光未然。闲聊的时候,
            知道他正在和冼星海合作,创作“黄河大合唱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从交际处回来后,郑飞扬兴奋地向张若松提议:“咱俩合作写个‘阳

            光大合唱’如何?”张若松挑了挑粗黑的眉毛,立刻回答:“好啊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可是什么是“大合唱”呢?这既不是领导下达的任务,又没有人
            指导该怎么写,张若松就自己琢磨:我就写八首歌词吧。

                 拿起笔,诗人充盈许久的情感喷薄而出,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,

            张若松就写出了《前进歌》《太阳进行曲》《勇敢的八路军》《快乐
            的骑兵》《士兵进行曲》《军民一家亲》《冲锋歌》,加上之前完成

            的《子夜岗兵颂》,共八首歌的歌词。张若松每写完一首,就交给郑

            飞扬谱曲。
                 郑飞扬拿到歌词后特别兴奋,想尽快谱成曲。但是事与愿违,延

            安的条件非常艰苦,连一架手风琴都没有,他只能摇头晃脑地敲打着

            窑洞里的白茬儿桌子或者拍打自己的大腿试着找节奏,闭着眼睛,嘴

            巴里哼着曲子。有时他还到野外去,躲到沟底或者爬上坡顶,在田野
            里找灵感。

                 有一次,张若松看到从山上回来的郑飞扬手指关节处流血了。“手

            怎么受伤了?”张若松关切地问。
                 “唉,别提了!”郑飞扬自嘲地笑了笑,“我手里拿着一块石头

            敲击着找节奏的时候,一不留神,敲到了自己的手上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“以后你还是拿两根小木棍敲桌子找节奏吧!”张若松说着,赶
            紧找来纱布,给郑飞扬包扎伤口。

                 曲还没谱完,郑飞扬就被调到“鲁艺”音乐系任教,那里的条件

            自然好了许多,有乐器可以辅助他谱曲,所以郑飞扬调过去没多久,
   84   85   86   87   88   89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