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7 - 爸爸的口琴.indd
P. 117

第八章


            向吃人的野兽。马广胜同学!你的死是一个指标,你指明了:东北青年,
            东北人民,要想追求光明,要想得到解放,只有一条路—坚决跟着

            共产党前进!”

                 追悼会刚开完,又有一位同学因伤势过重,抢救无效去世。这两

            位同学一起长眠在丁家园的地下。
                 同学们擦干泪水,在张若松的带领下继续北上。6 月 1 日,全校

            师生终于到达佳木斯。

                 学校由南向北撤退,历时三个月,行程三千里。张若松与同事们
            始终奋斗在第一线,他们克服重重阻力,竭尽全力保护学生们,胜利

            地完成了东北大学的转移任务。

                 接下来的日子,学校一边建校,一边制订教学计划,学生们陆续
            复课。东北大学在佳木斯的两年中,在斗争的风雨里不断发展壮大,

            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最高学府,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和建设事业

            输送了大批人才。1948 年 7 月,东北大学迁回长春。

                 1949 年 10 月 1 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!
                 在隆重的开国大典上,雄浑激昂的乐曲奏响了,回荡在天安门

            上空……

                 张若松当时在外地出差,他站在街头看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
            冉升起,游行的队伍人山人海,人人兴高采烈。这位从血雨腥风中走

            过来的“战士诗人”,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刻起,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。

            此情此景,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,当天晚上奋笔疾书,写下长
            达二百零三行的抒情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》:




                 枯了的井又冒着清泉,
   112   113   114   115   116   117   118   119   120   121   122